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龙南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,为乡村振兴插上法治翅膀。
一、加强阵地建设接地气聚人气。龙南市充分借助城区广场、公园、长廊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,开拓法治宣传阵地,在社区布设法治文化长廊,全方位、多层面宣传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。通过标牌、宣传栏、漫画故事等简单易懂的形式,使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生活,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。截至目前,龙南市共建设法治文化阵地15个,30米法治文化长廊1个,村(社区)法治宣传栏107个,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学法好去处。成立赣州市首家经开区法治服务中心,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、矛盾纠纷调解等“一站式”联动服务,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。该做法在《长安》杂志、《江西日报》、《赣南日报》、《新法治报》等主流媒体刊发,得到上级各部门充分肯定。实现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建设全覆盖,完成10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双示范建设。14个乡镇司法所均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,推行“代办式”服务,业务受理窗口前移。
二、花式普法有滋味入人心。客家山歌是龙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,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群众基础。龙南市探索融入式普法新模式,联合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、普法宣传文艺队、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研讨法治宣传作品,将法治元素与客家山歌、三句半、快板、情景剧等表演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创作,并深入龙南市社区村组组织开展“美好生活·法治同行”文艺汇演7场。活动现场还邀请专业律师设置普法宣传流动工作站,为群众免费进行法律咨询,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法治文化盛宴。年均开展“法律八进”等定向普法活动300余场,发放法治宣传折页和法治文创产品1万余册(件),在各级各类文化馆、图书馆、文明实践中心设置法治阅读专区,摆放法治书籍2万余册。有效运用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、抖音、电梯滚动视频等新媒体平台,推出“律师线上讲法”“我的调解故事”以及各行政执法部门“以案释法”等系列普法专栏。紧跟时事热点,常态化进行更新推送。举办线上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,让普法贴近群众生活,增加普法趣味性。各普法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20万余次。
三、拓展培养工程显成效激活力。建立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推进机制,在省级红色名村红岩村烟园围搭建龙南市首个“法律明白人”实训基地,基地建成开放后,先后组织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2场受众120余人,接待游客32批次3700余人。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,实现县乡村三级培训全覆盖。将培养触角延伸至园区、社区,举办园区“法律明白人”骨干培训班。截至目前,龙南市共培养“法律明白人”骨干7801人,普通“法律明白人”41650人,江西省“法律明白人”网校注册39118人,2023年培训完成人数25931人,培训完成率67.52%,位列赣州市第3。积极发挥“四员”作用,自2018年以来“法律明白人”累计参与法治实践25000余人次。龙南市1名“法律明白人”获评全省“十佳百优”“法律明白人”。
四、深化依法治理惠民生促和谐。先后成立“老支书”调解室、“桑榆”调解室、程龙镇龙秀乡贤治理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,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的法治服务,既为群众“减负”,又为社会“释压”,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。2021年以来,全市各调解组织共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1507起,调解成功率达95%,涉及金额5164.89万元,涉及人员3429人。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,对村级重大事项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、“一事一议”决策制度。结合乡村实际,发展特色产业,实现了产业发展、观光旅游、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,提升辖区居民尊法、学法、用法、守法意识,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。目前,龙南市共有1个村被评为全国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,4个村被评为省级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。
法律法规近年来,龙南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,为
资讯■编者按近日,受台风“杜苏芮”“卡努”影响,全国部分地方遭遇特...
法律讲堂单位开除档案转到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,如果劳动者有新单位的,则会
法律知识诉讼费退费流程是,首先和法官约定退费的时间与地点,然后带上相关材料
法律百科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,以检察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近日,德兴
行政工作主要负责什么?行政工作广义上包括行政事务管理、办公事务管
一、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最多判多少年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最多判15年
酒驾和醉驾有什么区别?酒驾和醉驾的认定标准不同。酒驾是指每100毫
Copyright 2004-2022 faping.com 版权所有 邮箱:434 922 62@qq.com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00331号-22 有害信息举报